各縣(市、區)、開發區應急委(安委會)、市應急委各成員單位:
根據生產安全事故統計調查制度、安全生產舉報信息統計制度的要求,現將2025年1-5月全市生產安全事故和安全生產舉報情況通報如下:
一、生產安全事故情況
(一)事故總體情況。
2025年1-5月,全市通過生產安全事故統計信息直報系統報送各類事故32起,共造成37人死亡、9人受傷,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受傷人數同比減少5起、1人和6人,下降13.5%、2.6%和40%。
(二)各縣(市、區)、開發區事故情況。
1-5月份,13個縣(市、區)、開發區中,橫州市、青秀區、馬山縣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同比“三下降”;興寧區、江南區、隆安縣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雙下降”;西鄉塘區、良慶區、邕寧區、武鳴區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雙上升”;興寧區未發生生產安全事故。
(三)各重點行業事故情況。
1-5月份,各重點統計行業中,煤礦、煙花爆竹、化工、水上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油氣管道運輸、漁業船舶、農業機械等9個行業領域沒有發生生產安全事故。
1.工礦商貿事故情況
1-5月,工礦商貿領域發生事故15起, 造成18人死亡、2人受傷, 死亡人數同比增加2人,上升12.5%,事故起數和受傷人數同比持平。各行業事故情況如下:
(1)建筑業(含房屋建筑業、土木工程建筑業、建筑安裝業及建筑裝飾、裝修和其他建筑業4大類)發生事故7起、死亡9人、受傷1人,事故起數、受傷人數同比減少1起、1人,下降12.5%、50%。死亡人數同比增加1人,上升12.5%。
(2)工貿(含建材、冶金、機械、有色、紡織、煙草、商貿、輕工8大行業)發生事故5起(其中輕工行業3起、商貿行業1起、冶金行業1起)、死亡6人、受傷0人,事故起數、受傷人數同比持平,死亡人數同比增加1人,上升20%。
(3)工商貿其他發生事故2起,死亡2人,受傷0人,與去年同期事故起數持平。
(4)金屬非金屬礦山發生事故1起,死亡1人,受傷1人,去年同期事故起數為0。
(5)煤礦、化工和煙花爆竹1-5月事故0起。
2.道路運輸事故情況
1-5月,全市發生道路運輸事10起,造成13人死亡、6人受傷,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受傷人數同比減少10起、7人和7人,下降50%、35%和53.8%。
3.鐵路運輸、漁業船舶、水上運輸、航空運輸、農業機械、油氣管道運輸1-5月事故0起。
4.其他行業事故情況
1-5月,全市發生其他行業事故7起,造成6人死亡,1人受傷,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增加5起、4人,上升250%和200%,去年同期受傷人數為0。
(四)各縣(市、區)、開發區事故情況。
1.西鄉塘區直報事故6起、6人死亡、1人受傷。
2.橫州市直報事故4起、4人死亡、0人受傷。
3.武鳴區直報事故4起、4人死亡、0人受傷。
4.良慶區直報事故3起、5人死亡、1人受傷。
5.江南區直報事故3起、3人死亡、0人受傷。
6.上林縣直報事故2起、4人死亡、1人受傷。
7.賓陽縣直報事故2起、3人死亡、4人受傷
8.邕寧區直報事故2起、3人死亡、0人受傷。
9.隆安縣直報事故2起、2人死亡、1人受傷。
10.高新區直報事故2起、1人死亡、1人受傷。
11.青秀區直報事故1起、1人死亡、0人受傷。
12.馬山縣直報事故1起、1人死亡、0人受傷。
13.興寧區直報事故0起、0人死亡、0人受傷。
(經開區、東盟經開區事故信息已劃轉至江南區、武鳴區進行統計)
(五)各縣(市、區)、開發區事故直報情況。
1-5月,全市各類事故7天準時直報率96.9%,橫州市有1起事故沒有按規定及時錄入上報,影響了全市事故統計直報率。其中:
全市工礦商貿事故統計7天直報率為93.3%,除橫州市(75%)外,其他12個縣(市、區)開發區的事故7天直報率為100%。
全市道路運輸事故統計7天直報率為100%。
(六)下步工作建議。
一是要進一步加強人員集聚場所安全監管。行業主管部門要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加強旅游客船、客運索道纜車等設施設備隱患排查治理,落實極端天氣條件下游客疏散和停運停業等措施;開展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繼續扎實推進電動自行車、建筑保溫材料、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等整治行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嚴格做好大型群眾性活動審批和現場管理,嚴防發生擁擠踩踏等安全風險。
二是要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隱患治理。要深化化工園區安全整治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改造提升、化工老舊裝置安全整治等工作;抓牢粉塵涉爆、有限空間等重點領域風險作業環節安全管控;嚴格建筑施工項目的安全把關,嚴禁在惡劣天氣下開展吊裝、高空作業等。
三是繼續加強事故統計直報各項工作。發生事故后按時錄入事故信息并及時續報,提高事故信息填報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事故調查結案后14天內要及時上傳事故調查報告,截至目前,共發生工礦商貿事故15起,上傳事故調查報告1起;嚴格事故核銷管理,嚴格對照符合事故核銷的情形,按要求提交申請材料。 ?
二、安全生產舉報工作情況
(一)總體情況。
1-5月,全市共受理生產安全事故、安全生產隱患和非法違法行為等三類舉報781件,同比下降38%,查實416件,查實率53.2%;發放舉報獎勵6790元。應急管理部門受理生產安全事故、安全生產隱患和非法違法行為等三類舉報183件,查實54件,發放舉報獎勵1300元。
全市受理舉報數量排前三位的縣(市、區)、開發區依次為:西鄉塘區128件、江南區51件、興寧區30件。
全市受理舉報數量排后三位的縣(市、區)、開發區為:隆安縣2件、上林縣6件、賓陽縣6件。
(二)發放舉報獎勵情況。
1-5月,全市共發放舉報獎勵資金6790元。
(三)各縣(市、區)、開發區應急管理部門受理情況。
受理舉報數量排前三位的應急管理部門依次為:江南區應急局41件、興寧區應急局30件、武鳴區應急局22件。
受理舉報數量排后三位的應急管理部門為:馬山縣應急局0件、良慶區應急局1件、西鄉塘區應急局2件、隆安縣應急局2件。
發放獎勵情況:江南區應急局發放800元,高新區應急局發放300元,武鳴區應急局發放200元。
三、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工作情況
(一)總體情況。
1-5月,全市建立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生產經營單位有3190家,建立機制占所有生產經營單位的91.35%,其中,要求6月底前建立的14個重點行業領域生產經營單位3377家,已建立機制3075家,占比91.06%。生產經營單位內部報告獎勵事故隱患7055項,整改完成7023項,整改完成率99.55%,發放獎勵金額25.1176萬元。
(二)進展情況。
1.各地區情況。1-5月,全市建立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生產經營單位占比前五位的縣(市、區)、開發區依次為江南區(占比100%)、邕寧區(占比100%)、馬山縣(占比100%)、上林縣(占比100%)、賓陽縣(占比100%)。發放獎勵金額前五位的縣(市、區)、開發區依次為橫州市(6.168萬元)、賓陽縣(5.0187萬元)、武鳴區(2.6779萬元)、隆安縣(1.761萬元)、上林縣(1.68萬元)。要求6月底前建立機制的重點行業領域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占比低于90%的縣(市、區)、開發區為西鄉塘區(73.54%)、良慶區(75.45%)、隆安縣(87.41%)。
2.各行業領域情況。1-5月,全市重點行業領域建立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生產經營單位占比100%的依次為煙花爆竹(100%)、建筑施工(100%)、民用爆炸物品(100%)、燃氣(100%)。發放獎勵資金前五位的行業領域依次為工貿(15.0277萬元)、危險化學品(2.178萬元)、建筑施工(2.005萬元)、交通運輸(1.63萬元)、非煤礦山(1.442萬元)。
(三)下步工作建議。
一是要全力摸清底數。各縣(市、區)、開發區和相關行業部門要掌握應建機制生產經營單位的具體清單,對于已經建立制度機制的企業,及時收集已建立的機制制度,著力解決應建機制底數不清、已建機制數據不實問題。同時,要在應建立機制企業統計上,需要注意個體經營戶、停工但未注銷企業、醫院、學校均不在應建單位之列。
二是全力示范引導。各縣(市、區)、開發區和相關行業部門要著力挖掘生產經營單位員工主動報告隱患、有效防范事故的先進典型,定期通過政府網站、行業通報等渠道發布典型案例,并積極報送優秀案例至應急管理部安全生產舉報系統典型案例庫,強化示范效應,推動形成“以點帶面、全域覆蓋”的良性推廣模式。
三是提高舉報件核查辦理質效。各縣(市、區)、開發區要進一步規范舉報件的接收、答復、辦結工作,舉報系統依然存在超時接收、超期未辦結、回復不規范等問題。各縣(市、區)、開發區和有關部門要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安全生產領域舉報獎勵辦法(試行)》、《南寧市安全生產領域舉報獎勵辦法》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舉報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的規定要求,優化核查程序,提高核查質效,對通過各種渠道收到的舉報件,及時組織核查并在規定時限內向舉報人反饋核查結果。
附件:1.2025年1-5月事故情況排名表
??????2.2025年1-5月重點行業事故情況排名表
??????3.2025年1-5月各縣(市、區)、開發區事故直報情況表
??????4.2025年1-5月南寧市安全生產舉報情況統計表(各行業領域)
??????5.2025年1-5月南寧市安全生產舉報情況統計表(應急管理部門)
??????6.2025年1-5月安全生產舉報處理情況統計表(應急管理部門各行業情況)
??????7.2025年1-5月南寧市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情況表(分地區)
??????8.2025年1-5月南寧市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情況表(分行業)
南寧市應急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2025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