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南寧市2025年為民辦實事工程項目,南寧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設立2025年為民辦實事工程——“安全科普館公益開放日”。為擴大安全知識傳播范圍,提升市民應急安全意識,7月22日上午,南寧市應急管理局組織的媒體記者團走進了承擔該項目的南寧市壯小安應急安全科教中心,一場別開生面的安全知識沉浸式體驗之旅由此展開。
走進占地6000平方米的科教中心,仿佛踏入了一個安全知識的奇幻世界。這里摒棄了傳統(tǒng)科普的“說教模式”,10余項互動裝置讓安全知識變得“可觸可感”。VR電動自行車事故模擬,讓體驗者在虛擬場景中真切感受到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帶來的嚴重后果;地震體驗區(qū)模擬不同震級的地震場景,讓大家學會在地震來臨時如何正確避震;煙霧逃生通道彌漫著逼真的煙霧,參與者在摸索中掌握火災逃生技巧;心肺復蘇模擬人則為大家提供了實踐急救技能的機會。
媒體代表們在科教中心專業(yè)教官的帶領下,全身心投入到各項實訓項目中。在VR電動自行車事故模擬體驗中,一位媒體代表感慨道:“戴上VR設備,騎著電動自行車在虛擬街道上行駛,突然一輛汽車闖紅燈撞過來,那種沖擊力的驚嚇太真實了,這讓我深刻認識到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重要性,以后騎電動車一定會更加小心”。在臺風體驗區(qū),仿真游輪隨著模擬系統(tǒng)啟動緩緩晃動。當“10級臺風”呼嘯而至時,船體突然劇烈傾斜,媒體代表們下意識攥緊扶手,在顛簸中感受著風浪裹挾的壓迫感。另一位媒體代表感慨道:“以前在報道里、電視上看臺風過境,總覺得是遙遠的影像,但剛才抓著扶手的那幾分鐘,這種身體記住的感受,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有沖擊力。”
此次媒體實地探訪活動意義非凡。媒體代表們紛紛表示,通過參與這些實訓項目,自己對安全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受益匪淺。而他們也將發(fā)揮媒體的傳播力量,通過深度報道,將在科教中心的所見所聞、所學所感傳遞給廣大市民。這些報道將以生動的文字、精彩的圖片和視頻,全方位展示安全科普館的魅力和價值,吸引更多市民走進科普館,學習安全知識。
南寧市將安全科普館公益開放日納入為民辦實事工程,絕非應急體系建設與惠民工程的簡單疊加,而是二者深度聯(lián)動、協(xié)同發(fā)力的創(chuàng)新實踐。這一機制既讓應急體系的“專業(yè)性”接上了民生需求的“地氣”,又讓惠民工程的“普惠性”有了安全保障的“內(nèi)核”,形成了“應急筑基、惠民提質(zhì)”的良性互動格局。
(供稿:宣傳科)